远视储备余额不足,小心近视!
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22-07-28
随着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许多家长都知道给孩子建立视力档案,按时带孩子做视力筛查。但有时候医生会提醒家长,“孩子视力虽然正常,都是1.0,但远视储备不足了,以后很容易近视。”、“孩子目前的远视储备比较少,不注意就会变成近视眼!”不少家长就又会开始疑惑了,孩子不是视力正常吗?怎么又会因为远视储备不足又要近视了呢?什么是远视储备?儿童视力发育分为三个阶段:远视储备 正视 近视。远视储备是

随着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许多家长都知道给孩子建立视力档案,按时带孩子做视力筛查。但有时候医生会提醒家长,“孩子视力虽然正常,都是1.0,但远视储备不足了,以后很容易近视。”、“孩子目前的远视储备比较少,不注意就会变成近视眼!”不少家长就又会开始疑惑了,孩子不是视力正常吗?怎么又会因为远视储备不足又要近视了呢?


什么是远视储备?

儿童视力发育分为三个阶段:远视储备→ 正视→ 近视。

远视储备是指视觉发育正视化过程中的远视状态。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从3-12岁),其屈光度是不断变化的(从+2.50D向-2.0D变化)。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

1、3-4岁的孩子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屈光度为+2.0至+2.5。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储备粮食”供“损耗”和“保护”孩子们不患上近视。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

2、7-8岁眼轴的大小已接近成人水平,远视储备大约在50度。这时候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3、9-10岁的儿童远视储备为0度。

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远视储备的下降,就是近视眼出现的一个早期信号。但此时孩子的裸眼视力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孩子自己本身感觉不到视物模糊。如果家长没有及早发现,进行干预,极有可能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里,发现孩子视力突然下降。



远视储备和近视有什么关系呢?

远视储备不足,不注意用眼就会变成近视。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眼轴长度不断增加,这部分生理性远视也会逐渐消失,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比如4岁的孩子大约有200-250度的远视储备度数,这个度数可以供孩子的眼睛调节以及发育使用。如果孩子平时用眼习惯不好,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屈光状态提前发育,只有100度的远视,说明孩子比正常4岁的儿童大约要近视100度。

所以,远视储备是近视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远视储备不足说明孩子的眼睛出现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大。


怎么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

一、户外运动

有许多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手段。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建议家长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和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缘一个拳头、握笔写字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三、裸眼3D视觉训练

裸眼3D视觉训练可以看远看近,锻炼眼睛,打破平面固视。通过看三维立体影像,实现睫状肌、晶状体等部位进行充分运动放松,使调节力得到提高,让眼睛得到锻炼。

四、保证睡眠充足

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五、保持饮食均衡

荤素搭配,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