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防控也分年龄段,家长一定要看完!
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22-05-19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近视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控,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成年之后罹患病理性近视和其他眼部疾病的概率就将明显增加,甚至有致残、致盲的风险。对于家长来说,随时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并尽早进行近视防控,意义重大。儿童青少年时期不同阶段的近视防控目标不同,具体可分为3个年龄段:0岁至8岁、9岁至13岁、14岁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近视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控,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成年之后罹患病理性近视和其他眼部疾病的概率就将明显增加,甚至有致残、致盲的风险。

对于家长来说,随时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并尽早进行近视防控,意义重大。儿童青少年时期不同阶段的近视防控目标不同,具体可分为3个年龄段:0岁至8岁、9岁至13岁、14岁至18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怎样做好近视防控呢?

1.png


0-8岁,防止远视储备过快消耗

0-8岁,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个年龄段,关键词是“远视储备”,防止远视储备过快、过早地消耗。

人出生时一般会有3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即为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逐渐向正视化发展,远视储备会逐渐被消耗,若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就容易引起近视提前发生。

6~7岁儿童的远视储备大约在100度~150度。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远视储备的下降,就是近视出现的一个早期信号。

2.png


在容易发生近视的小学阶段来临之前,家长们应该积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尽可能减少阅读等相关的教育活动,尽量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留足够的远视储备来 “对抗”未来可能发生的近视。同时,建立屈光档案,每半年检查一次孩子的视力、屈光度等。

3.png


人类的眼睛在大脑在进化过程中,脑部额叶颞叶体积增大,脑容量的增大限制了眼眶的体积,眼眶深度逐渐变小,眼眶里的眼球则相对变大,眼眶的形状也从类似于方形逐渐变为类似于椭圆形。眼眶变小导致眼球的生长方向发生改变,眼球只能向前方生长,眼轴逐渐变长,因此现代人眼球更易受压变成,从而形成近视眼。

 


小学期间,减少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

小学期间是近视的高发阶段,孩子的身体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眼睛轴距也在快速发展,一旦近视,发展的速度会特别快。家长要注意,如果孩子总是近距离看书或总是眯着眼看东西,那么就有可能是近视。

在这个阶段,应该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并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到2小时为宜,此阶段孩子视力变化很快,建议每3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最迟不超过半年月,同时建议进行散瞳验光和眼轴长度的测量,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眼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预防近视。

4.png


初高中阶段,用眼急剧增加,要防控高度近视

初高中阶段是儿童近视防控的第三个年龄段,关键词是“高度近视”。防止近视变成高度近视,也就是预防成年后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转化的可能。

初高中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黄金时间,中考高考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高强度学习用眼时间长,让很多学生体育课都没有时间去上,导致很多孩子在初高中阶段近视度数急剧增加。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600度”(近视的度数)和“26.5毫米”(眼球的轴距),近视度数在600度及以上、眼轴长度在26.5毫米及以上,即为高度近视。如果在18岁之前,眼睛超过这两个数值,发展为高度近视,那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度数和轴距可能会不断增长,从而增加了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发展的可能。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在家用眼环境,保障孩子饮食健康和有充足的睡眠,监督孩子减少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注意双眼间歇性休息,多做裸眼3D视觉训练。

 

 

学习和生活中,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视力、延缓近视展?

儿童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让晶状体长时间处于凸起状态,诱导眼轴快速增长,由于睫状肌痉挛导致调节灵敏度降低,看近物时晶状体凸起,看远物睫状肌无法放松,凸起的晶状体无法完全收回来,长期以往,就会导致眼轴变长。

想要帮助孩子保护好视力,更重要的是行动,每天进行睫状肌训练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增强眼睛调节能力。目前,以裸眼3D技术为基础的裸眼3D视觉训练,是一种依托裸眼3D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近视防控方法,属于眼球运动和视觉训练范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河北省眼科医院等很多专注于眼健康的权威医院和专家,已经开展了裸眼3D视觉训练临床应用和数据分析。

裸眼3D视觉训练可以打破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觉引起的单向快速增长的诱导,控制眼轴的过快增长,同时锻炼眼直肌、眼斜肌、睫状肌、晶状体,锻炼大脑的图像处理能力,锻炼视力系统和神经系统。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