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该怎么做?
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22-05-20
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亿儿童青少年是近视患者,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近视率为71.1%,高中生近视率为80.5%,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长时间近距离的平面固视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成因,这是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循证研究而提出来的,而用眼

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亿儿童青少年是近视患者,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近视率为71.1%,高中生近视率为80.5%,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时间近距离的平面固视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成因,这是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循证研究而提出来的,而用眼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是次要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调节灵敏度变弱,晶状体的弹性变差,久而久之,睫状肌紧张痉挛,导致长时间无法对晶状体进行调节;晶状体长时间凸起,致使眼轴变长,最终导致我们视力恶化,引起近视发生。

1.png

教育精准扶贫-中国农村学生近视问题研究及防控政策建议


2.png

小学生近视眼的家庭防控现状与措施

 


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重点

     0-6岁,眼球屈光发育关键期

学前阶段,也就是0-6岁是孩子眼球屈光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家长要负起责任,积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重点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远离“电子保姆”。

② 7-12岁,近视防控的黄金期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需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近视防控应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定期密切关注视力与屈光发育情况,预防近视发生。

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注意用眼卫生,把近视防控与素质教育结合,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发展。

③ 12-18岁,用眼高峰期

中学阶段是12-18岁,这个阶段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增强,近视防控需要孩子主动参与和多方支持。

初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增加,应在学习与生活上实现平衡,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近视发生与发展。

已经近视的要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学生要重视防控并发症。

 

如何科学预防近视?近视防控方法有哪些?

① 遵循“三个一”原则

眼离一尺,胸离一拳,笔离一寸。

② 遵循“三个亮”原则

教室要亮,房间要亮,书桌上面要亮。

③ 遵循“20-20-20”原则

每次用眼20分钟,需要眺望远处20英尺(约6米)20秒。

此外,还需要坚持户外活动和多做裸眼3D视觉训练。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每天20-30分钟的裸眼3D视觉训练,有利于增强睫状肌调节灵敏度,晶状体变得更富有弹性,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功能,打破平面固视,防控近视。

3.png

儿童青少年进行裸眼3D视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