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世界读书日确定在每年4月23日,4月23日被称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虽然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读万卷书”,但是其实看书也容易影响孩子视力,所以,在让孩子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好视力。
1、看书姿势不正确
有些孩子喜欢走路看书、躺着看书、在车上看书等,这样的习惯对眼睛非常不好。会引起视疲劳,容易导致眼球调节痉挛。长期这样,眼肌的调节就无法恢复,从而形成近视。
人的眼睛就像照相机,在看东西时,通过眼睛的结构,最后在眼底视网膜上映出一个清楚的图像。
在车上看书,由于行车时颠簸,字迹跳动,眼和书的距离也不断改变。为了能看清楚,眼睛要不断转动,不断调节,否则字就会变很模糊,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眼睛视力疲劳。躺在床上看书时,书本是不可能放正,两眼的距离也不一样。不是离这只眼睛近就是离那只远,对眼睛伤害也很大。
2、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导致近视
长时间、近距离观看二维平面物体是导致近视的主要成因。
当我们长时间看近物时,眼球会有三张反应:一是瞳孔缩小;二是双眼的内直肌收缩导致内聚(就像是我们常说的斗鸡眼一样);三是睫状肌会用力过度导致痉挛,致使眼轴变长,最后形成近视。
打个比方,如果看书姿势正确并保持正确距离(眼睛距离书本33厘米)距离,睫状肌所出的力气大概是300度;如果太近看书(眼睛距离书本10厘米),睫状肌所出的调节力气就会变成正常的三倍多。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睫状肌紧张痉挛、眼轴变长,造成近视啦。
顺便说一句,其实在古代也有近视出现,不过大多数都是爱看书的秀才。因为只有秀才会长时间、近距离去看书。所以说,孩子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是会造成近视哦~
3、正确的看书方式
坐姿端正,眼睛距离书本要有一尺(33厘米)距离,视线和书本基本要垂直。
注意阅读光线的调节。避免过亮或者过暗,阅读照明最好保持在500Lux。
遵循“20-20-20”法则。看书20分钟之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缓解视疲劳。
书本纸张太白、反光太强烈、书本画面太复杂等原因都会引起孩子视觉疲劳,影响视力。
书本纸张太白:纸张过白,一是会增加颜色的对比度,二是反射光线过强,会过度刺激视觉神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反光太强烈:反光越厉害,眼睛受到的刺激越强,睫状肌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眼睛特别容易疲劳。
书本画面太复杂:图书画面不能太复杂,字也不能太小,否则孩子看起来很吃力。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凑近图书,时间长了会影响其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