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医院定期视力检查时,都会有眼轴检查这一指标,医生有时也会说到:“眼轴增长速度太快了”“轴性近视”等等。
很多家长都会听得云里雾里,到底什么是眼轴?眼轴和近视又有什么关系呢?
眼球接收光线的最表层,即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感受光线最里的一层)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这就是所谓“眼轴”。
每个人的眼轴从出生到衰老,是个不断增长的过程,就如同身高,增长了就不会缩短,都是不可逆的,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远视,随着眼睛的发育,眼轴的增长,眼睛看东西才逐渐清晰。
近视是眼睛的一个整体屈光状态,眼轴的增长速度是评价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视觉发育过程中,我们的眼轴逐渐变长,而角膜和晶体越来越平,两者相互协调,维持正常的视力状态。外界光线从角膜到玻璃体一路发生折射,光刚好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如果眼轴增长过快,光线只能汇聚在视网膜前,此时就不能清楚的看清远处的物体,即表现为近视。
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度数会增长200-300度。也就是说眼轴越长,近视越深。
眼轴过快增长除了会引起近视,还有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和其他眼部并发症。
眼轴的拉长就像吹气球,气球越小球壁就越厚,气球体积变大后,气球壁就会变薄。同理可得,如果眼轴过快增长,眼球体积变大,眼球壁就会变薄。变长的眼壁就会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病理变化。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轴性近视
轴性近视是近视的一种,也是最普遍的,大部分近视都属于轴性近视。当眼轴变长以后,焦点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无法得到清晰的画面,所以就看不清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轴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