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轴?
眼轴是指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之间的一条假设线
这条线的长度,就是眼轴长度。
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眼轴长度范围
在《共识》中专家指出:“在近视眼儿童青少年中,仅少数人近视眼是因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力异常引起,多数人是由于眼轴长度增加而导致。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眼轴长度的异常变化,可以更好地管理近视。
通过《共识》专家组长期研究观察到,儿童、青少年的眼轴发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新生儿到3岁,眼轴增长速度最快,三年内增长总长度约为5mm。
从3岁到15岁,眼轴增长逐步减缓。
在《共识》中,首次详细统计了我国6~15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的变化数据。
通过眼轴发育均值表可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眼轴在6-15岁期间,平均总增长约0.93mm;6-11岁期间,增长率较高、增速较快;从11岁以后,增量、增速均逐渐趋缓。
2022年《共识》VS 1985年 《各年龄段眼轴长参考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2年《共识》与1985年《各年龄段眼轴参考值》的区别吧~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问:这37年内就没有更新眼轴标准数据吗?没错,这期间没有大样本调查研究数据,所以大家都一直还在参照1985年的眼轴标准。但其实这个数据早就不太合理了,毕竟现在的孩子发育更早更快,儿童的平均身高越来越高,所以37年前的眼轴标准肯定是不太符合现在孩子的眼轴。
再就是1985年那会儿只能用A超测量眼轴,测量角膜到视网膜到视网膜内界之间的距离,并且是接触式的,误差会比较大;而现在用的是光学测量设备,测量的是角膜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距离,检测过程中不会接触角膜,数据更加精准。
2022年和1985年眼轴的标准均长在各年龄段都在增长,年龄越小增长越显著,但是2个标准在15岁时都趋于相近的数值,意味着起点变高,结果相近,每年可增长值就更少;7-12岁年均增长值从以往的0.4mm骤减到约0.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