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警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八大误区
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22-05-27
近视是一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它列入亟待解决的可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使得近视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焦虑不已,很多家长们对近视还有不少误区,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近视防控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实际上,3岁的儿童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

近视是一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它列入亟待解决的可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使得近视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焦虑不已,很多家长们对近视还有不少误区,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近视防控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png

 

误区一: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

实际上,3岁的儿童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有助于尽早发现眼疾、屈光异常等,及时进行干预防控。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斜着看、歪头看、眯眼看、揉眼看或很近距离看电视和书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误区二:忽视环境的影响

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而过少的户外活动、不正确的读写姿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等都可能诱发近视。真性近视不可逆,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近视防控上。 

当在正规医疗机构确诊近视后,应根据验光师建议配戴合适准确的眼镜,进行裸眼3D视觉训练,为正处于近视加深发展期的孩子们,提供有效的保护防控措施。

2.jpg

 

误区三:度数不高=假性近视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近视时常常会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许多人认为孩子小、度数小,就是假性近视,是可逆的。

假性近视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眼睛的睫状肌调节紧张所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经过休息后视力能恢复正常。如果经过医院的常规检查后,检查出了近视度数,即使孩子年龄小,度数小,也属于真性近视。

 

误区四:激光手术根治近视

近年来,近视手术的效果被自媒体宣传得神乎其神,有些家长认为近视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成年以后通过激光手术就可以治好。

近视手术治标不治本,近视是眼球发生病变,激光手术就是角膜上雕刻一副近视镜,做手术只是矫正了眼睛的屈光状态,只能摘掉眼镜,并没有改变近视状态。表面上近视度数消失了,但眼底病变的风险还是存在。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发现,做完手术数年后,又需要重新戴上眼镜,这不是复发了,而是近视度数又增长了,原来在角膜上雕刻的近视眼镜不能再满足实际需求。

 

3.jpg


 

误区五:认为近视度数低,不需要配镜

很多家长觉得,度数比较低的近视或者刚刚近视时不需要配镜。

实际上,只要是真性近视,哪怕只有100度,也应该及时配镜。否则的话,会加重视疲劳,让孩子的近视度数越来越高,从低度近视变成高度近视。

 

误区六:不去医院检查,却先配眼镜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近视后,不是带孩子去专门眼科医院和诊所检查,而是先带孩子到眼镜店配镜,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

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无需配镜,可通过患者自身强化眼肌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如果像对待真性近视那样直接验光配镜,而非及时治疗,长期下来,孩子就会从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

想要区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唯一的方法就是散瞳验光,但散瞳验光是医学验光,只有专门的眼科医院和诊所才能做该项检查,普通眼镜店是不能做,否则容易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近视后,应该立刻带孩子去专门眼科医院和诊所检查,而不是配镜。

 4.png

误区七:眼镜看远处采用戴,看近不用戴

正常眼与近视眼看近处时眼睛都需要调节,通过调节改变眼睛的焦距,将光线聚焦点从远处转移到我们看的近距离物体上,这才能看清晰。

近视眼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眼睛的焦距就在近处,眼睛可以不用调节就能看清,但长期如此,眼睛的调节功能就会下降,并且还会影响到眼睛内聚的能力,建议近视的孩子看远看近均佩戴眼镜。

 

误区八:长时间戴眼镜眼睛会变形

很多人认为,经常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所以不提倡戴眼镜。

近视后,眼睛之所以会变形,是因为近视后眼轴变长了,导致眼球向外凸,因此看上去就变形了。而且近视度数越高,眼睛变形的就越厉害,因此一定要防止高度近视的发生。